建筑规划设计中场地调研到底调研什么?

建筑规划设计中场地调研到底调研什么?

发布日期:2017-03-29 作者: 点击:

维基百科对建筑设计的定义:建筑设计是指为满足特定的建造目的而进行的设计行为,包括了建筑行为中,一切具有功能及意义的设计,是建筑由发想到建筑完成之间设计者的心智活动及表现的总结。

也就是说建筑设计本身强调的是为达到某个具体目的而产生的思维过程。

那么就可以推论:优秀的留学作品集所展示的肯定不是漂亮的作品,而是围绕「一个具体问题」 和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两个点来组织起来一系列信息内容。

刚好同济大学城市猎人先生有篇日志,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搬运如下:

“调研调研,我们调查什么,研究什么?”

豆瓣上“枫叶草”同学来信,询问这个学期课程的设计调查都该调查个什么东东?恕我贸然摘了枫叶草同学一段话:“每次做设计之前,老师都会让我们做调研 。前几次的情况都是,我们兴冲冲的跑到一处我们觉得做的不错的地方去看,去拍照,然后回来上网收集资料,做文本,交差。几次下来之后,我开始怀疑,我们调研到底是要干嘛,这样做有必要吗,比如说我们要做幼儿园设计,我们就跑到人家幼儿园去逛一圈,搞清楚它的平面啊,功能分区啊 什么的。可是我的体会就是,调研跟我们后来做到设计一点关系都没有,它只是成为了老师布置的一个作业。 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的传统又是从何而来 。难道只是让我们知道一个幼儿园该是怎么样的吗 ?。。。。。调研调研,我们调查什么,研究什么”。

昨晚,我给枫叶草简短地回复了一遍。现在觉得没有把问题说得很透,就想再就这个话题掰扯掰扯。

正好几日前,一直在琢磨卒姆托的瓦尔斯浴场那个项目,相关的文章我也陆续写了点,发在了豆瓣上。这里,我们倒是要看看,像卒姆托这样的老江湖,他在做项目的时候,调不调查?为什么调查?又是怎样调查的?

在卒姆托写下的有关瓦尔斯浴场的笔记中,卒姆托明确地列出了该项目设计的若干转折点。比如,在设计之初,卒姆托就做了现场的基地探勘。(这个工作,估计所有的建筑师都会做)。不过,在卒姆托的笔记中,我们可以看到,卒姆托并不是只局限于到现场红线内走一圈,就走人的。笔记中,他提到了离开旅馆不远的那个村子:

“我们观察过这个地方,观察过它的环境。我们对于这里的石片屋顶很感兴趣,它们的结构让我们想起了水面的波光。我们在村子里行走,忽然发现,到处都是圆石,还有,那些容易劈开的石板,它们松散地垒在一起,一层层地垒起的高墙矮墙;我们考察了不同规模、不同坡度和不同矿床上的石矿。想着我们的浴室,想着温泉从我们建筑基地背后的地层里奔涌而出,我们发现,沃尔斯的那种片麻岩越来越令我们着迷”。

卒姆托居然去看村子。有同学会说,这个村子跟设计有什么关系呀?稍后,我们会看到那种关系。

在建筑师去看现场时,内心是抱着诸多期待去的。一类,就是跟甲方接洽后,对甲方要求的盘算。路怎么进来,能不能改线,停车在哪儿,人住在哪儿,怎样进入基地,基地的特点是什么。。。。。。这样一类的问题,是建筑师必问的问题。有同学会说,我怎么知道我到现场该问什么?放心,你将来一定会的。在学校里,每次设计都是老师给的任务书。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旦你成了一个项目的主设计师,你就必须有个心理准备:你最好啥都得问,啥都得知道。不然,你就统筹不了建设工作。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多数建筑师都会逐渐变成甲方的参谋,也会成为任务书的制订者之一。

去基地时,还有一些问题,设计师不用问,就有人会告诉你。比如,开发商会早早地告诉你,我就要高层,就像像某某楼盘那样,然后,规划局会告诉你,这里必须退多少米,必须下挖,必须设计个广场。。。。。。。这类要求实在得很,会跟造价有关,跟地方法规有关,有时会跟某个个人有关(比如,市长的小舅子就在旁边一块地,人家就要求你给留条路,你能不留?)

可是,我们马上也会看到,一个设计师如果就听着开发商和政府的指挥,听着人家给你任务书,你就沦落成为了一只画图的笔而已。而且,你以为,满足了市场、满足了市长,就做出了好的建筑,那就大错特错。开发商也好,政府也好,他们能够告诉你在一块地上有什么层高、容积率、价格,无非源自他们自己的过往经验和乱拍脑袋的结果或者人性中的贪婪。(如今的开发商和政府官员也多比建筑师“好学”,也有条件“好学”。比如,要开发一个高尔夫球场,人家已经去了美国、韩国,看了10家8家的高尔夫球场,把基础数据都掌握在手。他们见到设计人员时,心中就有了一些模糊的差不多的概念:“我就要那样的球场,对,就那个,就行了”)。

就拿卒姆托的这个浴室来说吧,1986年竞赛结束后,扩初却做不了。原因主要是开发商脑子一热,就在设施上使劲地加“内容”。卒姆托没有直接挑明这一“折磨人”的过程。但是,我们可以在他初期的那些类似印象派的草图中,看到那些块块,比后来多多了。那不是卒姆托在乱画,而是他在想方设法塞进去这些开发商要求的“项目”。总造价一下子攀升到了4400万瑞士法朗。

设计的另一转机源自于两位不到30的年轻人当上了开发公司的头头。这二位听信了卒姆托的话,把项目内容削调了一半,而且,还从原来的豪华浴场目标,真正转向了“追求地方性的古朴的浴场的设计”。

在这个环节上,的确,我们要学的东西太多。第一,卒姆托或者别的什么人,一定是从项目的盈亏、融资、操作性上,说服了开发商。也就是说,卒姆托预见到了重复建造一个豪华浴场可能存在着得不偿失的失败风险,并说服了甲方;第二,从豪华,转向古朴,这比“钱”的问题更难处理。在卒姆托的笔记中,我们看到,在一次汇报给全镇居民的会议上,卒姆托展示了一个用当地石头做的注了水、打了灯光的模型,感动了居民,当然,也得到了两位头头的首肯。这样,整个设计从理念上发生了转向。

有人会问,卒姆托又是怎样能够知道项目的可行性呢?还是经验。也就是说,对于建筑类型的经验积累是建筑师职业经验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我以前的老板是个做音乐厅的专家。你只要报个著名一点的音乐厅来,他就能告诉你,那个音乐厅的座位是多少,不合理的地方在哪里,出彩的地方是什么?因为他已经建成了4个音乐厅,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不止音乐厅的声学知识、构造知识,还有运营的商业知识。很多学建筑的人,以为自己学的是艺术。等出去工作就知道,起码,建筑的设计还是一门关于商业的艺术,远不是什么形而上的东西。

那么,卒姆托在设计沃尔斯浴场之前,有没有跟“枫叶草”同学一样事先走走一遍欧洲的各大历史著名浴场呢?答案是Yes 也是No。作为一个瑞士建筑师,参观罗马遗迹,那是他们儿时启蒙教育的一项功课,卒姆托也不例外。但卒姆托的确自己说,他同时又阴差阳错地没有在设计这个项目之前就去土耳其,参观“东方的浴室”。他在设计室的墙上,钉上了一张“土耳其蒸气浴”穹隆下幽光神秘的照片。

他既让自己保持着对于东方浴室的参照,又不想过早地被那种伟大的建筑牵着鼻子走。在设计之初,保留一种开放的心态。

“枫叶草”同学已经问到:我们为了设计幼儿园,就得去参观一下本地的幼儿园。为了什么呀?

是呀,这个问题如果不去询问的话,如今的建筑老师们已经忘记了参观幼儿园跟幼儿园设计的关系到底是什么了。

话说改革开放初期,建筑教育的一二年级教育中,常规的作法就是做幼儿园设计之前学生都得先参观本地或是周围的优秀幼儿园。我们做幼儿园设计时,参观过好几家上海当时比较高档的幼儿园。在老师的概念中,似乎有一个认定:就是你们怎么做,也不会“超过”这些幼儿园的。的确,在那个时候,没有外国杂志,看不到外国建筑的实例。学生们做幼儿园的终极超越目标无外乎是上一届学生的设计,以及在当前看到的实例。

所以,在当时,出去调查一个本地的幼儿园,是“直接可以成为学生设计的学习榜样的”。

如今的情形是,许多本科生都出过国,起码在网上见到过国外幼儿园,尤其是优秀设计师设计的幼儿园。他们心中的目标,哪里是什么上海幼儿园或是北京幼儿园。况且,越参观本地的幼儿园,看到的,越是错误和问题,而不是优点。这样,出去参观反倒是向设计提供反面典型。枫叶草抱怨的:调研是调研,设计是设计,也就可以被理解了。

说回卒姆托浴室的调研。我猜,卒姆托对于浴场这个行当,应该是了如指掌的。(不然,卒姆托怎么觉得4400万瑞士法郎会打水漂?)他或许在做沃尔斯浴室的时候参观过瑞士同类建筑,或者,早就有人帮他完成了这项基本的调研。在我所熟悉的海外事务所里,这项工作,不仅开发商会做,建筑事务所内部在开始某个类型项目之前,几乎家家都会做调研:资料的,文本的,数据的,也包括偷偷地进村去看一看。(所以,枫叶草同学,大可不必抱怨调研无用)。

我在昨晚给枫叶草的回信中,基本上说的都是去参观同类项目的好处。但是,我有一点是要提醒做调查的同学:1。不要指望你的所有调查最后都会通过设计体现出来,世上没有那么省力讨巧的工作;2,不要认为你的调查就是照本宣科或是根据某种手册地询问。有时,偶然的,不经意的一个细节,可能会是一次调查中,最为重要的突破。

比如,卒姆托在笔记中提到了他“看了矿山”。问题来了,卒姆托为什么要去看“矿山”?显然,直接的诱因是他看到瓦尔斯村子里的瓦和墙,都使用了同一种地方石材。询问之下,居民告诉了他这种建材的出处。无论是想到了要在未来的建筑中使用这个石头或是没有想到,卒姆托一定在某个场合下被领到了那个不远的地下矿井。而且,这一去,他就爱上了那里的景象。现在的石矿,都是靠电的线锯切割石材的,在矿壁上,留下的就是一块一块矩形的面或是立方体的石头,切割的痕迹还在。一边是幽深的井,一边是上面的光。谁也没有想到,这一景象,最终成了卒姆托组织浴场意像的核心要素。你说,他的现场调查是按部就班,还是偶然心动呢?我觉得,都是,也都不是。

卒姆托的调查,还真就没有在矿山这里结束。除了横向掌握该行当建筑的信息之外,卒姆托还参观了附近的发电站,居然在发电站的内部,找到了跟大教堂一般神圣的感觉。。。。。然后,卒姆托提到了蒙德里安的画——这是他一向喜欢的现代主义形式源头;提到了John Cage的乐谱——这是他一项喜欢音乐积累出来的“灵感”。当然,最最切题的,还有就是来自罗马和来自土耳其的那些古代浴室。到此,我们看到,卒姆托的调查已经从经济、经营、指标,走向了体验、感觉、艺术。因为建筑师并不是经济学家,他们的工作是要把调查来的信息,以及甲方的要求,还有他们对于基地的判断,最终靠着某种贴切的意像,组织成为一个感人的整体。卒姆托在调查的过程当中,虽然不是经历了线性的过程,却逐渐在靠近我们今天看到的建成建筑。

我并不希望这个帖子能够给予同学一个建筑调查的abcd。我倒是希望通过向同学们展示“优秀设计师都调查了什么”去调动那些面对调查工作的同学以思考的积极性。你从卒姆托的设计调查中,看到了什么,学到什么,为什么我的调查就老是和设计“隔着”?是什么东西,在阻挡着我的调查和设计?是我看的建筑不够多?形象思维不够发达?或者,我这个人太沉迷于某种状态,一旦进去就出不来?比如,老师让我调查幼儿园,最后,我就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起来了,根本就忘记了,我的调查还要领向设计?

可是无论如何,都不要气馁。卒姆托不是一天炼出来的。在我看来,卒姆托的宝贵,反倒不是他的经验——因为多数的人在老去的同时,都会变得拥有一定的经验;而卒姆托的宝贵,在于他的细腻、缜密,那种对微小线索的不放弃。从石瓦的屋顶,他找到了矿山,从矿山,他找到了石脉,看到了雪山上的冰层,这一步步,都不是个麻木的人的所为。他的心思,理性却又敏感,专注且开放,在“瑞士人”的面貌下,却又有些自己的不同。比如,人们一般戏称瑞士的现代建筑为swiss box, 卒姆托却把自己在汉诺威的展馆叫做swiss sound box。那个sound,不止是“声音”,而是一种不在正交直角表像中的另外的维度。

相关标签:建筑规划设计

最近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