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学术交流报告会

现代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学术交流报告会

发布日期:2017-03-29 作者:新兴设计 点击:

众多中小学校因前几年房地产开发异常火爆而被各地政府相对延后建设,随着近几年楼堂馆所建设受限、房地产市场持续低靡,导致中小学建设又成为新一轮的建设高潮,这对新时期背景下的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与实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每个学校项目因不同的地域、场地、使用者、建设方、功能需求的差异,均为设计时提出了不同的挑战。而中小学校园规划因规范要求较细,导致其规划设计又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何在这有序与无序间、可变与不变间、固有与创新间寻求一种设计的平衡,是我们UAD建筑师长期以来一直在追求的理想的表达方式。

10月19日,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组织了现代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学术交流报告会。陆激、范须壮、吴震陵、王玉平等四位高级建筑师分享了他们从业经历中对现代中小学校园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和心得。

1、走出营地

——为未来而建的中小学

【摘要】为未来培养人才的学校,却反而成为相对封闭、守旧的地方,这无疑是种悖谬。《从营地到营造——为未来而建的中小学校园》演讲以此为引子,通过翔实的例证,在概要梳理中外校园建设历史的基础上,对新时期中小学校园建设进行了理论性与方向性的探索。报告指出,现行刻板的营地模式是工业化时代的产物,已经不适应今天的需要。在目前应试教育模式一时难以突破的情况下,校园建设有必要先行一步,根据未来各种可能的新教学模式和方法的需要,打造适宜的场所。报告也明确提出现行规范本身因为历史局限性,在相当多的场合已经成为校园建设发展的障碍,提倡要在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多做自选动作。报告旁征博引,结合目前中小学教学改革的热点,诸如“素质教育”、“对话式教育”、“研究型课程”、“主体性重建”、“人文性关怀”、“去中心化体验”等议题,从规划和建筑学的角度,深入探讨了为未来而建的中小学校园的设计理念、方法和形式。提倡以多功能的开放空间代替单功能的封闭空间,提倡用以学为主的空间代替以教为主的空间,提倡学习型校园的基础上建设生活性校园,提倡学校在满足师生使用要求的基础上更多地向社区开放。报告最后指出,应当早日告别“营地模式”,为未来设计“懂”教育的中小学校。

陆 激: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专业一所所长、副总建筑师

2、风雨八年对建筑创作理念的坚守

——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设计实践及思考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杭州迈入了从“西湖时代”向“钱塘时代”转换的步伐,杭州高级中学钱江校区正是在杭州市政府提出“名校集团化”战略发展目标下做为市长工程应运而生。

项目从2008年中标到今年投入使用历经八年,在这八年时间里,以主创建筑师为首的设计团队巧妙的化解了来自上至市长、下至现场管理人员频繁更换所带来的各种设计挑战和压力,通过专业的设计、优质的服务和深入的现场参与,赢得了业主的充分信任和支持,最终通过多方合作共同努力,使最初的建筑设计理念较理想的得到全面实现。

风雨八年虽然经历了太多的辛酸、迷茫、困惑、委屈、甚至绝望,但当建筑师在工地现场看到建筑从地下基础开始,一天一天按照图纸上的线条变成了一幢幢实际的理想建筑,那一刻才是倍感幸福和快乐的!

范须壮: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建筑设计院主任建筑师

3、定制设计

——二代中小学设计初探

【摘要】中小学校园生活对人的一生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好的建筑能让教育事业的发展事半功倍。

社会进步带来的中小学教育的快速变革倒逼校园建筑设计必须做出应对,同时这更是建筑师当下的社会责任与义务 。

无论是中小学教育自身的规律性发展或是体制的变革以及授课形式的改变,相应带来中小学校园亦由从教师板书授课—屏幕演示—师生体验的重心的变化。

建筑师需要在无法改变现行教育体制和课程体系的情况下,突破常规的以教学空间为校园主导地位的设计窠臼。

思考如何有效地利用各种可以利用的要素,从而更好地组织于校园空间的阐述,形成能被师生所感知的空间脉络。

从而实现对新时代下不同个性要求的中小学校园进行定制设计。

吴震陵: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建筑设计院副院长、主任建筑师

4、多方主体参与下的中小学设计

——乔司中学

【摘要】多方主体参与已成为新常态化下的中小学建设的普遍运行机制,也是建筑师在创作这一类项目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报告结合乔司中学从设计到建造实现的整体过程,从多方主体参与的角度进行解读,希望有助于理解中小学建设项目的特殊性,更好地帮助建筑师在此类项目中把握住设计的主导权。

相关标签:建筑规划设计,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研究院

上一篇:能效建筑规划的设计方法
下一篇:没有了

最近浏览: